“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出自《红楼梦》第五回,题为“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对联挂在贾蓉和秦可卿的上房内间,中间还有另外一副画,那就是《海棠春睡图》。
(资料图)
该回载,因东边宁国府会芳园里的梅花盛开。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人受尤氏以及秦氏的邀请,来到宁国府赏花喝酒游玩。中午时分,贾宝玉像往常一样要睡午觉。
一开始,贾母打算让李嬷嬷等人将宝玉送到他在荣国府的房间午睡,但秦可卿自告奋勇地说道:“我们这里有给宝叔收拾下的屋子,老祖宗放心,只管交与我就是了。”贾母听了,便放心地将宝玉交给她去安排。
秦可卿何许人也?《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是贾宝玉的三从父侄妇,贾蓉之妻。营缮司郎中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弃婴,秦业五旬之上生了秦钟,也就是秦可卿无血缘的弟弟。秦业为官清廉,宦囊羞涩,家境清寒,但十分重视对秦可卿姊弟俩的教育。秦可卿长成以后,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温柔平和,深得贾母等人的欢心,被贾母赞为“重孙媳中第一得意之人”。
在警幻仙界清净女儿之境,秦可卿是太虚幻境之主警幻仙子的妹妹,表字可卿,乳名可儿,官名兼美,意为鲜艳妩媚有似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兼钗黛之美。可卿原是个钟情的首坐,在警幻仙子座下管的是风情月债,在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被警幻仙子许配给贾宝玉,教他云雨之情。
秦可卿年轻早夭,离世前魂托凤姐,告其“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和“登高必跌重”的道理以警示贾府兴亡。离世后,贾府为她举行了极其奢华的丧礼。
我们接着说贾宝玉午睡的事儿。
话说秦可卿便带着宝玉以及嬷嬷丫鬟们来到宁国府,在贾蓉和秦可卿的上房内间,宝玉见室中挂着一幅《燃藜图》,“心中便有些不快”,又见有一幅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便连叫:“快出去!快出去!”说什么也不在这个房间睡了。秦可卿只好把他带到了自己的闺房里休息。
话说贾宝玉刚进秦可卿的闺房,“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袭人而来,宝玉觉得眼饧骨软。连说‘好香!’”紧接着,宝玉向壁上看时,看见了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
接着,作者详细地描写了室内的陈设:“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按,所写应指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悬的是同昌公主(唐懿宗的女儿)制的联珠帐”;以及“西子浣过的纱衾”、“红娘抱过的鸳枕”等等,无一不充满着香艳气味。
与上述喊着要赶紧离开不同,这回,贾宝玉含笑连说:“这里好!”于是,“众奶母伏侍宝玉卧好,款款散了”。
宝玉为什么喜欢秦可卿和贾蓉这个“温柔之乡”?秦可卿说了:“我这屋子,大约神仙也可以住得了。”
专家考证,《海棠春睡图》出自一则杨贵妃的典故。宋.乐史《杨太真外传》:“上皇登沉香亭,诏太真妃子。妃子时卯醉未醒,命力士从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上皇笑曰:‘岂是妃子醉,真海棠睡未足耳。’”
惠洪在《冷斋夜话》说,一次唐明皇李隆基召杨贵妃一起登沉香亭,当时贵妃晨醉未醒,面带倦色,妆饰不整,见了李隆基也不能好好的行礼,李隆基笑了,这个似醒非醒的面容,真是美得无与伦比,就像盛开的海棠花一样。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写的《长恨歌》里,也描绘了这样的场景:“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由是,“海棠春睡”仿佛成了春宫的代名词。
据说明代风流才子唐寅据此画了一幅《海棠美人图》,现无考。但唐寅创作的诗文集《六如居士全集》卷三有《题海棠美人》诗云:“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自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唐伯虎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少年时学画于周臣,后结交沈周、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等。诗、文、画俱佳,以卖画为生。他既吸收了张萱、周昉创造的“唐妆”仕女造型特色,又体现出明代追求清秀娟美的审美风尚。他长于画人物,特别以仕女画见长,显示出他在造型、用笔、设色等方面的高超技艺。与他的生活情趣有很大关系,他画春宫画,是他风流性格不羁的表现,可能也是对当时官场和社会的虚伪以及封建礼教的讽刺。
这让人不禁联系到清宫内府收藏的珍品《燕寝怡情图》。该书共二十四幅图,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扉页有“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两印。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此图册被一分为二,一半在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而另外一半则在江南秦家,即秦观的后人家中。
现在我们来看看秦可卿卧室内的那副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这副对联,曹雪芹说是北宋词人秦太虚写的。秦太虚是谁?就是传说“苏小妹三难新郎”中的那个新郎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北宋文学家、词人,别号淮海居士,苏门四学士之一。词风婉约感伤,多写情爱。他最为著名的一首词《鹊桥仙》,其中有两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为千古名句,尽人皆知。
秦观比苏轼小了十二岁,但很得苏轼赏识,两人关系匪浅。尤其民间传说的其与苏轼之妹苏小妹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明末清初作家冯梦龙的《醒世恒言》里,就有“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故事。
但后世不少研究者查证汇集秦观生平所有诗文的《淮海集》,其中并无“嫩寒锁梦”这句;而且,楹联盛行于明清时期,北宋时极罕见,故,曹公说这副对联是秦观所写这一说法并不靠谱。这个暂且不说,我们先来看看这副对联的寓意。
先看上联,即“嫩寒锁梦因春冷”:嫩寒:轻寒,微寒。锁梦:不成梦,睡不着觉。唐齐己《城中示友人》诗:“重城不锁梦,每夜自归山。”春冷:春寒料峭,备感冷清。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梅花盛开的时候,轻寒犹在,纵使在梦里,也感觉到有点冷清。
再看下联,即“芳气笼人是酒香”:芳气,香气;笼人,将人笼罩住。诸本多将“芳气笼人”作“芳气袭人”,但专家根据平仄韵律,以及上下联之意,认为“芳气袭人”牵强附会,还是“笼人”合适。如此,下联也好理解,说的是,这美女喝醉了,吹气如兰,吐出的酒气也把人熏醉了。
对这此联也有别的理解,比如,认为上联中的“春冷”,看似指季节,但含有青春寂寞的意思。春,也可解作春情、情欲。《诗·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怀春。”如此,对联的寓意即为:初春时节天气微寒,孤单寂寞难以入眠成梦;扑面而来的香气,是美人呼出的酒香。
对联描绘的无疑是一副颇具诱惑的情景。事实上,对于上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脂砚斋评为“艳极、淫极”。当然,对于封建卫道士这么严厉甚至耸人听闻的用词,您可千万别误会,或者说,您别想多了。按照当时的语境,这“艳极、淫极”,绝不是说这对联有多“淫荡、艳情”,而是指辞藻华丽秾艳、词意缠绵悱恻而已,属不入正统士大夫法眼的“靡靡之音,淫词滥调”。就像《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贾政评宝玉为袭人取名。“袭人”出自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村居书喜》,全诗为:“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贾政说:“究竟也无碍,又何用改。只是可见宝玉不务正,专在这些浓词艳赋上作工夫。”老先生的话哪是在指责,完全是在夸自己的儿子有才嘛。“嫩寒锁梦因春冷,花气笼人是酒香”也不过就是“浓词艳赋”。由此也说明,秦可卿房中的这对联并无不妥,也无伤大雅,属于婚房内必有之“旖旎布置”。更何况,在清朝的上流社会,家里收藏春宫图的大有人在,且蔚为风尚。换今天的话说,这两口子过得挺有情调,与行为不轨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这副对联的下联,既“芳气笼人是酒香”,有脂批曰:“已入梦境矣。”说的是贾宝玉在秦可卿的房中睡觉,已经进入“太虚幻境”了。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对联明明不是秦太虚所作,而曹雪芹非要假托秦太虚所拟了。我们认为,其中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化用“秦太虚”之姓暗指秦可卿,用其名暗指“太虚幻境”,另一个是利用这副对联,为宝玉接下来午睡神游太虚幻境营造一个香艳的氛围。
事实上,这副对联不是孤立的,它挂在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两边,与之组成一个整体,此是秦可卿房内最显眼的一个位置。而由后文可知,这其实就是贾宝玉在秦可卿的房间梦入太虚幻境的入口。
进入太虚幻境门上有一“孽海情天”的匾额。作者实际上是借具有宗教色彩的幻境,来说人世间的爱恨情仇、风花雪月情之多。而警幻仙子姐妹受宁、荣二公之托,要完成的任务就是教化顽冥不化的贾宝玉,让他从声色的诱惑摆脱出来,走上正途,传承基业。
这教化之责从何而来?怎么教化?警幻仙子在太虚幻境跟姐妹们训话时说得很详尽:她与宁、荣二公之灵素有交情,二公曾托付过警幻,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故遗之子孙虽多,竟无一可以继业。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情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所以希望警幻“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警幻遵嘱“先以彼家上、中、下三等女子之终身册籍,令彼熟玩,尚未觉悟”,故将宝玉带到太虚幻境,“令其再历饮馔声色之幻,或冀将来一悟,亦未可知也。”
那么,这宁府的秦可卿和宝玉梦里(太虚幻境)的可卿与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我们在前面已经介绍过,《红楼梦》里的秦可卿有双重身份,她既是尘世中宁国府的秦可卿,也是太虚幻境里的可卿。宁国府里的秦可卿擅风情,秉月貌,有着极好的人品和极高的情商。现实中的秦可卿要通过闺房的香艳氛围,引宝玉梦入太虚幻境。太虚幻境的秦可卿是太虚幻境之主警幻仙子的妹妹,原是个钟情的首坐,在警幻仙子座下管的是风情月债。太虚幻境的秦可卿要听从其姐警幻仙子的安排,通过云雨之事完成帮助教化宝玉的目的。
在太虚幻境,警幻仙姑果真带宝玉在“孽海情天”走了一圈,醉以自酿的灵酒“万艳同杯”,沁之以自采的仙茗“千红一窟”,赏之以歌姬数人表演的魔舞,警以新制妙曲《红楼梦》十二支。随后,警幻仙姑还将其妹可卿许配给宝玉,并秘授以云雨之事,使宝玉“柔情缱绻,软语温存,与可卿难解难分”,尽情领略人间仙界第一等美色,希望宝玉懂得“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的道理,从此看破男女之情,改悟前情,跳出声色,归于正途,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
我们知道,林黛玉、薛宝钗、秦可卿,这三个女人,都是贾宝玉最重要的人:一个精神伴侣,一个生活伴侣,一个人生导师。秦可卿,位居金陵十二钗第十二位。论为人,在贾母眼中,她是重孙媳妇中的第一人。论美貌,这个集宝钗之妩媚、黛玉之风流的宁国府长孙儿媳妇,算得上贾府之中的颜值担当。可老话说,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虽然在外人的眼里,秦可卿千好万好,如同神女下凡,秦可卿与贾蓉,也十分般配。可是这样美这样好的秦可卿,赢得了所有人的喜欢,却未必能入贾蓉的眼。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贾蓉,也不能让秦可卿真正托付己身。秦可卿就曾对凤姐说,就是你侄子,也是我敬他,他敬我,连脸都没有红过。原来所谓的美满姻缘,不过是一个笑话而己。
俞平伯先生在《论秦可卿之死》一文中说:“可卿之在十二钗,占重要之位置;故首以钗黛,而终之以可卿。第五回太虚幻境中之可卿,‘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则可卿直兼二人之长矣。’此等写法,明为钗黛作一合影。”“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独我痴。”从某种意义上说,贾宝玉的性幻想对象是秦可卿,而秦可卿既是贾宝玉的性启蒙老师,也是他的人生导师。贾宝玉一生经历的几个女子,秦可卿是他最大的秘密,说不得道不得。所以,听闻秦可卿之死,他才会口吐鲜血。只因这般情愫再不可与人说。
那么,秦可卿那底是怎么死的呢?我们来看看《红楼梦》中关于秦可卿的判词——
曹雪芹给秦可卿的画像是: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
秦可卿很神秘,不止是因为她神秘的身世和神秘的病情,还有她早逝。有关秦可卿的死,《红楼梦》第五回中有这么一段话:王熙凤在梦中听完秦可卿一番警示叮嘱之后,“还欲问时,只听得二门上传事云牌连叩四下,将凤姐惊醒。人回:东府蓉大奶奶没了。”怎么没的?书中并没有写明。因此,秦可卿是怎么死的,始终是一个解释不清楚的谜。
争议集中于两种:一是因病而死,二是自缢而亡。
有关秦可卿因病而死的说法,源于《红楼梦》今本中的记录:秦可卿患病卧床,而且病情每况愈下,最后在一个夜晚突然去世。但原著以及脂砚斋的批语都在暗示这个结局并不靠谱,比如《红楼梦》原著中,秦可卿去世,阖府人知晓后皆大惊,书中记载他们的反应是: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众人的反应已经暗示得很清楚了,秦可卿的病情并没有严重到骤然病逝的地步,甚至在经过第11回“张太医论病细穷源”后,已经有所好转,可眼下却突然病逝,所以宁国府众人才觉得奇怪。
更有说服力的证据则是《红楼梦》第十三回脂砚斋的批语:“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嫡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这个“用史笔”没有开玩笑,就是因为删了这段描写,导致这一回少了整整四五页,所以现在的第十三回的正文很短。甲戌本《红楼梦》第十三回前也批注:隐去天香楼一节,是不忍下笔也。靖藏本《红楼梦》第十三回批语:可从此批,通回将可卿如何死故隐去,是余大发慈悲也。概括起来,作者之所以隐去秦可卿在天香楼死故的原因,是因为家丑不可外扬,是因为不忍心。这是因为曹雪芹的厚道。脂砚斋的批语说得再清楚不过了,秦可卿的病逝是假,真正的死因是“秦可卿淫丧天香楼”。
另外,我们从“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脂批可以推断,秦可卿卧床不起直到病逝的说法可能只是个假象,是曹公改写之后的笔墨。《红楼梦》第十二回,即为贾敬庆贺生辰那一回,作者详细介绍了凤姐儿从秦可卿住所到天香楼的路径:从里头绕进园子的便门来——正看园中景致,一步步行来——将转过了一重山坡儿——说话之间,已到天香楼后门——款步提衣上了楼。从王熙凤的行走路线可知,秦可卿的卧室到天香楼的距离可不短,要穿过园子,还要转过一重山坡,如果秦可卿真的病的不能下床,甚至在弥留之际,她哪来的力气走路到天香楼?又哪来的力气上楼和自缢?
更重要的是,有关“秦可卿的病逝”的说法与书中第五回中的判词图画自相矛盾,难以自圆其说。
另有很多人认为秦可卿是自缢而死的。直接证据就是秦可卿判词中的图画。图画中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尽。高楼就是天香楼,美人就是秦可卿。87版《红楼梦》电视剧也采用了这种说法,认为秦可卿是在天香楼自缢而死的。按《红楼梦》的描述,天香楼是建于宁国府西区会芳园内的一座大型建筑,是宁国府举办大型娱乐活动的场所,与贾氏宗祠并为宁国府最重要的两大建筑。贾敬生辰唱戏、贾珍夜赌等都发生在天香楼。《红楼梦》第五回中有关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图画是作者对人物命运的高度概括,是可以作为评判人物命运的根据的。并且,判词是在小说的第五回就写出来的,不是第八十回之后,因此不存在“烂尾”的问题。既然判词图画中说秦可卿是自缢身亡的,那么,其它的有关说法就是假的。也就是说,贾家对外宣称秦可卿是病死的,这是假的,其中隐含不可告人的事实真相。
那么,真相又是什么呢?
《红楼梦》第5回给了秦可卿的一段判词:“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这,排除了秦可卿病死的可能性。不病死,疑问又来了:秦可卿为什么要自缢身亡,即为什么要自杀?
对此,历来也存在很多猜测,但主要的有两种:
一种以87版《红楼梦》为代表,认为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是因为她和贾珍暗中幽会,结果被贴身丫鬟瑞珠觉察,秦可卿怕丑闻败露,选择在天香楼结束自己的生命。
按照这个逻辑,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情既相逢必主淫”的“相逢”,指的就是贾珍与秦可卿两情相悦,产生了不伦的想法并付诸行动!而这也就验证了秦可卿当初那一句“心病难医”的无奈。也就是说,秦可卿的真正死因就是“淫丧天香楼”!她并非病死,而是在与贾珍偷情时,由于被侍女撞见而选择了上吊自杀。
秦可卿死后,她的丫鬟名唤瑞珠也触柱而亡,“贾珍遂以孙女之礼敛殡,一并停灵于会芳园中之登仙阁”。瑞珠为什么要死?按照这样的推理,人们猜测多半是因为瑞珠担心自己无意中发现了贾珍对秦可卿做的有违常伦的事,事后会被贾珍所害,所以不得不自尽。见瑞珠这样,另一小丫鬟宝珠,因见秦氏身无所出,也甘心愿为义女,“誓任摔丧驾灵之任”。由此不难理解,宝珠此举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知情者都有可能会被灭口。所以可卿的两个丫头,一个自尽,一个愿为孝女。
由此,我们可以对秦可卿之死做这样一个推论:秦可卿嫁入贾家,然后与贾珍发生不正常的乱伦关系——贾珍和秦可卿的不正常的乱伦关系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丫头瑞珠在某一天撞见贾珍和秦可卿正在偷情——秦可卿觉得颜面扫地,无脸见人,一气之下在天香楼“自缢而死”——瑞珠闯了大祸,在贾珍的威胁下“触柱而亡”,宝株作了守灵的孝女。
这种推理,实际上也是漏洞百出。如果秦可卿真和他的公爹贾珍有那层关系,而且秦可卿真的是因为这件事而选择自尽,那么早在《红楼梦》第七回“焦大醉骂”就指桑骂槐,指出有人“爬灰”,秦可卿为何不当不自尽,而是整整往后拖了六回,到了第十三回才骤然自尽?而且焦大醉骂,脂戚本《石头记》甚至在回后批语“焦大之醉,伏可卿之病之死”,但秦可卿忍过去了,而这一回察觉的瑞珠还是自己的贴身丫头,她觉察又有多大关系?事实上瑞珠并未泄密,更没有把事情闹得人人皆知的地步,为何就惹得秦可卿非要为了名声而自尽。细读之下,这些推断是经不住推敲的。
为了说明问题,我们来解读一下上述的判词。“情天情海幻情身”一句:“情天情海”,指男女之情,深而广,说不清,道不明。意同太虚幻境宫门上匾额“孽海情天”,是借幻境说人世间风月情多。“幻”在这里是动词,与“幻形入世”、“幻来亲就臭皮囊”用法相同。“幻情身”,幻化出一个象征着风月之情的女身,暗示警幻仙姑称为“吾妹”的仙姬,就是秦可卿所幻化的形象。“情既相逢必主淫”一句,这样风情万种的女子必然引起主子的淫欲,这句是揭露贾蓉之父贾珍对儿媳妇秦可卿有非份之想。最后两句"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两句是说,莫说不肖子弟都来自荣国府,开头造成祸患的肇事者实在是宁国府的人,这实际上直接指明秦可卿是因为被贾珍胁迫奸淫而自尽的。
有人说,秦可卿面对贾珍的骚扰甚至强暴为什么不拒绝?这是先入为主的推测。即便是《红楼梦》第七回中焦大醉骂的说法,贾珍与秦可卿的关系是“爬灰”而不是通奸。关于“爬灰”大家都清楚,属于公公对儿媳妇有非分之想。清人李元复在《常谈丛录》中说,爬灰会“污膝”,隐指“污媳”。在男权社会里,面对当时贾府最高的统治者贾珍的无理要求,秦可卿肯定进行了激烈反抗,但一个柔弱的女子终究不敌男人的“霸王箭上弓”,秦可卿受了欺侮,只好上吊自尽。
不少读者甚至专家不通过这些去解读,而是想根据脂砚斋的注释去寻找蛛丝马迹,以便坐实秦可卿和贾珍“莫须有”的乱伦关系,这很容易先入为主进而产生误判。其实,曹雪芹已经通过图画、判词和曲子将秦可卿的死因以及与贾珍关系说得一清二楚,秦可卿是在香楼上吊自尽的,死因源于贾珍“造衅”。造衅二字实为曹雪芹坐实秦可卿清白、贾珍爬灰强暴儿媳妇的有力证据。何谓造衅?制造事端,暴起冲突,也就是贾珍在天香楼强暴秦可卿,秦可卿受辱后自尽。这也是“淫丧天香楼”的由来。“淫丧”指秦可卿受贾珍强暴而自杀致死。
对此,我们从《红楼梦》中各方对秦可卿人品的肯定也可窥见端倪。曹雪芹在书中明确说秦可卿是“贾母心中重孙媳妇第一得意之人”。秦可卿如果真是品行不堪,贾家上下谁也不傻。特别是王熙凤,她是大家出身,能力与手段非同一般,她可不是很容易把谁放在眼里的。秦可卿如果真是潘金莲一般人物,王熙凤绝不会与其密切交往甚至成为闺密的。秦可卿的婆婆尤氏也证实:那媳妇虽则见了人有说有笑,会行事儿,她可心细,心又重,不拘听见个什么话儿,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秦可卿是一个行事战战兢兢,兼顾方方面面的感受、深怕别人诟病一二的女人,她的谨慎与她从小门小户嫁入豪门有关。她甚至因为没有血缘关系的弟弟在学校和别人传出不好听的话就气得生病,这样爱惜自己羽毛的女人,又怎么可能容忍自己在行为上出现一点纰漏甚至不端?
秦可卿自杀属非正常死亡,贾珍罪不可赦。秦可卿还有父亲弟弟,不可能隐瞒家人秦可卿是上吊之死真相。万一秦家不依不饶状告贾珍,宁国府很可能遭遇政敌攻击,贾珍若获罪荣国府就真完了。为了脱罪,贾珍与尤氏密谋采用焦大爬灰一说,尤氏装病不出,任由贾珍表现出与秦可卿不轨的样子,使得秦可卿清白受污,毕竟秦钟也听到了爬灰之事。秦家自己打嘴,也就对秦可卿之死不再追究。贾珍举办一场盛大葬礼,掩盖秦可卿死于他的侵犯。损失点名声对贾珍来说算不得什么。而事后,原本连学费都东挪西借的秦家在秦钟死后突然多出两千多两银子,当是贾珍的补偿。
红楼梦里,曹雪芹还给了哀叹秦可卿命运的“曲”,即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翻遍《红楼梦》所有版本,除了夸秦可卿“擅风情,秉月貌”,并无一字说秦可卿是淫荡之人。而她用死反抗贾珍暴行,曹雪芹却通过“造衅开端实在宁”明明白白指出来了。
在《红楼梦》十二钗之中,秦可卿本来应该是最不起眼的一钗。她出身很一般,只是营缮司郎中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养女;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她是十二钗最早死去的一个,《红楼梦》故事刚刚打开,她的生命便走到了尽头。但她的才华、见识与能力却远远超越了她的身份。秦可卿在生前,是贾府最受宠的晚辈媳妇儿。《红楼梦》书中写到:贾母认为秦可卿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这是非常高的评价,贾母对她的喜爱程度甚至超过王熙凤,这是来自贾府最高掌权者的盖章认可。她花容月貌,袅娜纤巧,行事更是温柔和平,贤惠孝顺,上上下下无不宾服赞叹,很得人心。她的精明才干和驭人能力非同一般,最难得的是她如此优秀却还能做到不招人嫉妒,就连凤辣子王熙凤与她也是真心交好,俩人是惺惺相惜的最好闺蜜。
谈到秦可卿这个人物,笔者倒是有一种感觉,从曹公刻画秦可卿闺房里的摆设以及上述的种种情节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个胸怀理想与抱负的秦可卿——她原本是要学武则天获取权力之道,登上宁国府的当家人的位置,然后,通过“太虚幻境”的教化,让贾宝玉看破男女之情,幡然醒悟,归于正途,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再把权力交给他,让贾宝玉继续贾家荣华富贵。
我们不妨回过头来看看秦可卿闺房:“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映入读者眼帘里第一件摆设是什么?是武则天的宝镜。
武则天的宝镜是权欲觉醒的象征,武则天成功坐上皇后的宝座后为了拴住李治的心,设置了镜室增加夫妻之间的情趣。她将寝宫设置成镜室相继生儿育女。武则天得宠后权力越来越大,参与朝政,与身体越来越差的李治并称二圣,最后窃取权力,令李治对她越来越畏惧,彻底放权给她,直到李治死后,武则天称帝。武则天的镜室历来是女权代称,代指女子掌权。
秦可卿闺房里的这面镜子,也暗示着秦可卿苦心经营的目的,那就是掌握宁国府的最大权力,用自己的能力去挽救贾府于即倒。秦可卿的能力令整个贾府都折服,就连脂粉英雄王熙凤都做不到这一点。秦可卿死后给王熙凤托梦: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便是有了罪,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说明秦可卿对贾府的未来有着自己的规划和路线。贾府抄家后的情形更是印证了秦可卿的深谋远虑。秦可卿真的太完美了,完美的让人觉得不切实际。和武则天镜室中的镜子一样,秦可卿的风情和月貌,也是通往权力中心的媒介。秦可卿“擅风情,秉月貌”,情商极高。她深知,在贾府,她要拿下贾府的实权,就不能得罪贾珍。事实上,贾珍确实已拜倒在秦可卿的石榴裙下,宁国府的权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掌握在秦可卿手里。如果贾珍不想入非非,不去强暴这个优秀的儿媳妇,那么秦可卿所预想和规划的改革举措包括她死后托梦给王熙凤的那些设想,也许都会变成现实。
只可惜,命运如此不公,满腹抱负的秦可卿在天香楼被贾珍强暴,被迫自杀身亡。贾珍是世袭的将军,是族长,是宁国府的一家之主,他可以寻花问柳,可以“爬灰”,但秦可卿不行,她是儿媳妇,她是大家眼中的偶像,无论她是自愿的还是被强迫的,丑闻一出,背锅的都是她。人言可畏,秦可卿自尊心又极强,身负污名,别说管理宁国府,她也无法面对贾母,无法面对尤氏,无法面对贾蓉,也无法面对对她寄予厚望的贾府上上下下的人。秦可卿在宁国府权力中心已站稳了脚跟,可惜还未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就被失身这把软刀子杀害了,留下了她无数未了的心愿。秦可卿死后,贾珍痛哭流涕,甚至想代秦可卿去死,这是他的真情流露,也是自作自受。当然,他的悲伤不仅仅是为秦可卿的死,而是因为长房以内后继无人,贾府从此走上了衰败之路,而且再无力回天。
秦可卿死在了众人的感叹和唏嘘里。但她这短暂的一生,貌似她得到了最好的一切,但谁知道她的内心里有多少的身不由己呢?她的婚姻不过是一场好看却无用的点缀,两个貌合神离的人勉强厮守,内里早就一片荒凉。她完美得近乎女神的外表下,遭受过多少封建男权的欺凌与污辱?在作者曹公的主观意识中,他是想在《红楼梦》中把秦可卿塑造成一个最完美、最神秘的女人,她的出身,她的才能,她的感情,她的死因,处处成谜,雾里看花,让人着迷。但无论怎么样,秦可卿都是一个悲情的女人,是封建男权社会下女人被压迫、被剥削、被牺牲的典型代表。
写到这,秦可卿在读者的心目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相信每一个读者都有自己的评判。